带着大银幕上的中国故事“扬帆远航”(副题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
《万里归途》《刺杀小说家》《找到你》《分手合约》……80后编剧秦海燕有着长长的作品名单。她记得《万里归途》的原型人物告诉她,“在沙漠边境,很难听清说话声音,于是他们只能把国旗从车里拿出来撑开,让大家看见。滞留的人看见国旗,真的就看到了希望……”
以电影为媒,一个更加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近在眼前,大银幕上的中国故事“扬帆远航”。2022年,《万里归途》《人生大事》《世间有她》《独行月球》等多部影片登陆海外院线。其中,《万里归途》与国内上映时间仅隔20天。今年1月22日,《流浪地球2》在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8个国家同步上映。上映当日,该片登上英国票房榜前十,并于首映周跻身北美周末票房榜和澳大利亚周榜前十,位居新西兰周榜前五。
在今年新片的主创名单中,可以看到不少青年电影人的名字:春节档影片《流浪地球2》的导演郭帆和《交换人生》的导演苏伦均为80后;近期热播的电影中,《宇宙探索编辑部》导演兼编剧孔大山出生于1990年,《了不起的夜晚》导演兼编剧马凯出生于1989年,《保你平安》导演大鹏是80后……青年从业者正在成为中国电影的未来与希望所在。
新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
“现在年轻人进入行业的方式很多,不像我刚毕业的时候,上个电视可难了。电视上播一个自己的采访,我得反复看好几遍。”导演邢文雄说。
2022年,邢文雄作为导演兼编剧的影片《这个杀手不太冷静》在春节档上映。这是邢文雄的导演处女作,该片位居当年春节档票房榜第二,并最终获得26.27亿元的累计票房。
邢文雄201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,快毕业时,他和很多从家乡来到大城市求学的年轻人一样,面临着“留还是回”的抉择。“当时我们的系主任跟我讲,你太年轻了,不如带着你在大学学到的东西,先回老家,回到人才比较欠缺的地方,你就能有锻炼机会。等有了经验和作品,你就能去想去的地方。”邢文雄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,于是回到家乡哈尔滨,成立了戏剧工坊,开始独立执导话剧。
起步总是艰难的,邢文雄不仅是编剧、导演,还是场务、票务,“164个座位的小剧场,最好的时候满座,最惨淡的时候坐二三十人,入不敷出的情况常有”。
邢文雄回忆,哈尔滨夏天热,剧场的空调费一天1500元,排练的时候为了省钱,他不开空调,“找几个半人高的大水桶,装满冰块。最热的时候,屋里的灯都炸了”。哈尔滨的冬天又很冷,零下30多摄氏度,“做造景,屋里不让用电焊,只能去外面马路边,焊一下午手都伸不开了”。
在秦海燕看来,编剧行业是吃“干货”的,“刚入行的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,但只要你真的写出了一个好本子,就绝对有机会”。但编剧也是一个手艺活儿,不写上10年很难出来,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放弃了,“我已经写了20年,在10年前如果说遇到什么困难,我都不敢说那是困难,因为我觉得是自己不够好”。
秦海燕回忆,其实最初想做的是与翻译题材相关的剧本,为此进行了长达两三年的采访。在其中一次常规采访中,她偶遇了后来成为《万里归途》原型人物的那名翻译。“他当时从驻外刚回北京,春节还没过踏实,突然又被叫去非洲,一开始以为两三天就能回来,以为只是去做翻译,没想到撤了两三万人回来……”
撤侨成为这名年轻翻译能骄傲一辈子的人生经历,也打动了听故事的秦海燕。她意识到,“剧本方向有了,一群普通的外交工作者,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”。随着采访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细节铺陈开来,最终通过影片呈现给了观众。
“必须承认我们吃到了时代的‘红利’”
秦海燕从大四开始写第一个电影剧本,当时,她在北京大学担任电影协会会长,组织过很多场放映,逐渐与电影行业有了接触。后来有人建议她试试写电影剧本,她就这样迈出了编剧生涯的第一步。
秦海燕高兴地看到,与自己初出茅庐时相比,如今青年编剧“被看到”的渠道和方式更丰富了,“近10年来,各类电影节、电影展、电影奖以及很多大的影视公司,都会支持创投,因为他们需要好的创作者。年轻人去参加,就有机会被看到”。
“必须承认我们吃到了时代的‘红利’。”秦海燕记得,她上大学时,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市场。“在十几年的培育中,大众慢慢养成了进影院看电影的习惯,电影市场整体繁荣,这给青年创作者带来了机会”。
新生代力量逐渐成长为中国电影的生力军,外界也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发掘青年电影人并支持其发展。
近期,阿里影业正在筹备面向全球华人青年导演的选拔计划,扶持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电影教育背景的青年导演,在国内完成第一部商业长片的创作;猫眼娱乐也持续支持新生代电影人创作,王沐、邢文雄、刘循子墨等青年电影人的首部作品都是在其支持下完成的;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在2015年发起的“青葱计划”,7年来共推出了30多名获得相关扶持的青年导演,20多部电影长篇处女作拍摄完成,6部实现院线公映,3部在网络上映,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著名电影节上斩获奖项。
关注现实、打动观众,成为共性
无论是小人物的故事,还是宏大叙事,秦海燕总结出了一套讲好故事的方法论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“采访”。今年,她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《我经过风暴》即将上映,创作这部反家暴题材的作品的契机,是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施行。
“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留下电影作品的当代题材,但肯定不能架空地去讲这个故事。于是我采访了相关的当事人、律师、警察,有农村的、城市的两三百个案例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再用电影语言去表达。”秦海燕说。相比于表达自己,她更希望作品能关注现实、打动观众,而这也成为“这一届”电影人的某种共性。
“创作脱离不了现实主义,只是表现形式存在不同。科幻就不是现实主义了吗?科幻的情感一定基于现实。”邢文雄说。
秦海燕深知,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比较困难,“要在真实感和传奇感之间找到平衡,不能失真,但又不能像一个新闻报道。一定要让电影接触到尽量多的观众,与观众发生共情共振”。
秦海燕曾在一次创投活动上提醒青年创作者:一是不要为了争议而争议,只因话题有争议就去做,投机取巧,毫无真情实感,这样的作品打动不了观众;二是不要只表达自己。在那个年纪,没有那么多阅历,也没有很成熟的叙事手法,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只能打动自己。
“最重要的准备工作,就是让自己准备好。”邢文雄说,“别放弃,要有一个梦想,又要有实现梦想的动力和决心,接着好好做就行了。过程也许艰难,也许曲折离奇,但总有一天会有收获。”
《万里归途》上映后,不少人给秦海燕发来消息,“他们说,‘这个电影拍得好真实’‘我们当时真的就是这样’……他们发现自己被看到了,特别感动”。秦海燕觉得,一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温暖,就很值得,“所以在影片结尾,我一定要让大家从战场回到烟火人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