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来源:微博@王磬
最近两个我近距离感受到年轻人就业困难的时刻,一是听我弟讲他们今年毕业的应届生找工作的故事,作为某重点工科院校的工程类硕士,往年师兄师姐都是offer拿到手软,而他们今年千辛万苦有一个面试机会就感恩戴德。二是我前段在香港访学时的一个学生,法律专业,去面试律所,合伙人问她,作为初阶律师,你觉得你自己为什么比ChatGPT更能胜任这份工作?
如果说前者还是经济遭遇波动时期表现出来的正常收缩,后者展现的问题可能更加深远。经济即使现在不好了,只要基本盘还在,它总还会好起来。光景不好时公司少招一点,光景好起来了可以再多招一些。
但现在的问题是,许多工作的消失可能会是永久性的。之前在播客里聊过,这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中,白领工作受到的冲击可能是最大的,甚至多过蓝领。
这当然不光是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问题,也是所有人都需要面临的问题。大量具有智性的工作也被机器取代之后,工作的意义将是什么,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,人的价值又该被怎样定义。
不过,老一点的人,好歹经历过一个相对传统的、稳定的职场起步阶段,应对冲击也会多些缓冲的余地。而年轻人几乎是裸奔着迎上了冰雹。所以说这一届的年轻人是真的蛮辛苦的,大家不要苛责他们。
往后一步想,如果能够接受“从一开始就是裸奔”的设定,倒也未必全是坏事。我有时也会从加速主义的视角去想,不破不立。大量的年轻人,今天要去应聘的工作,本来也是很快就会被淘汰、被替代的岗位。也许从一开始就打碎一切,去除幻想,不去卷那些重复的、无意义的初级工作,说不定能走出一些新的路来。
但这个过程肯定不能只是让年轻人孤军奋战。老生常谈的就是,社会需要为此创造一个好的环境,提供一些基本的生存保障,营造有助于创新的氛围,等等等等。回到tag的这个话题,年轻人的就业困境,不该只让年轻人自己来面对,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。毕竟他们去做的这些尝试,也是为整个人类的未来探路。